大师兄

12 | 和用户一起成长:生命周期,不同阶段怎么运营

你好,我是苏杰。

今天让我们和用户一起成长,看看在产品从无到有、从生到死的生命周期中,如何与用户同进退,如何在不同的阶段采取最适合的做法。这也是第四轮MVP,Promotion的第一讲,有了营销推广的动作,产品才真正做到“闭环”了。

我见过一些客户,学了不少产品运营、增长黑客的手法,然后就“手里面拿着锤子,看什么都是钉子”,乱打一气,结果还不如什么都不做,给产品带来了负面的效果。

比如,产品刚上线的时候就用裂变的方法猛推,引来了一大批用户。但是因为产品本身还不完善,导致这些用户来得快、走得也快,几乎没留下多少。更可怕的是,等产品完善了之后,这些用户也因为受过伤,不愿意再来了。

再比如,某产品的用户数增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,这时候团队依然在想方设法做拉新,试图保持增长率,不考虑如何做商业化。结果,过了一段时间各种数据开始下滑,也错过了做收入的最好时机。回顾整个过程,这样的团队做了一个快生快死的产品,但过程中,没有赚到钱。

产品的生命周期

再复习一遍,我说过,一个产品的从无到有,要想清楚做出来推出去

那么这一讲,我们就来聊聊,产品处于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时,都应该怎么做、怎么推。我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典型阶段,分别叫做:验证期、爆发期、平台期、衰退期。下面一个个聊。

验证期

验证期也就是产品正式发布到用户面前的筹备阶段,加上发布之后到开始大力推广之前的预备阶段。

在验证期,有一个非常常见的产品错误,就是一上线就开始猛推。这就好比小学时我们都做过的那道奇怪的应用题:有一个游泳池,X小时可以放完水,Y小时可以灌满水,这时候,一边放水一边灌水,问你要用多少时间灌满?显然,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一定会把池子先堵上,再灌水。

把这个道理用在产品上也是一样的,产品刚上线的时候,一定不完善,这时候猛推,用户留存一定不高。而且更麻烦的是,很多用户只给你一次机会,如果让他看到了不完善的产品,留下了不好的印象,将来就算产品完善了,他也不愿意再次尝试了。

所以,验证期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产品是否真的创造了用户价值,用户愿意用,愿意反复用。你可以回顾一下上一讲的内容,我们最先做的“习惯”模块,就是验证期需要不断打磨的重点。

一个产品,除非发现了定位的重大失误,否则应该围绕既定的核心用户,把重要的需求场景满足得越来越好,在单点上扎得足够深,而不要轻易去扩展满足更多需求、更不要去扩用户群体。

这时候,运营主要关注的指标要和用户留存相关,典型的良性表现就是用户用了还想用,成为回头客,以及愿意主动推荐亲朋好友来用

爆发期

产品验证完成后,常规做法就要开始大面积推广,即进入爆发期。

此阶段产品依然在围绕核心功能进行强化,但用户数会迅速增加,运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拉新。对应着上一讲聊过的,因为这时候会进入很多新手用户,所以要做好“启程”模块,提升用户转化率,而产品内外的拉新动作本身,就是“发现”模块了。

如果说验证期是产品人发挥的主场,那爆发期就转移到了运营人的主场。正确的做法依然遵循试错小步快跑的策略,先发散地试探各种拉新渠道的效率,再收敛到少数渠道投入重兵。

这时候,很容易犯的错误是过于看重某些虚荣指标。比如只醉心于追求用户数的激增就是个深坑。你要仔细地去分析,这些来的用户是不是你的目标用户,最终有多少可以留下来。

关于如何制订真正可以衡量产品成功的指标,我们在下一讲会展开聊。

平台期

拉新一段时间后,产品会进入平台期。

所有容易搞定的用户都搞定了,单用户的获取成本就开始越来越高。这时候要想继续放大产品的整体价值,就只能依托于提升单用户的价值。运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激活用户,也常常说成“促活”,让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尽可能增加。

具体来讲,用户越来越多,必然出现分化。

早期的、资深的用户,对产品已经很熟悉了,会产生厌倦感,有可能流失,这时候,我们要用上一讲提到的“精通”模块来继续留住他们。

一些对于产品核心功能的需求已经不是那么强烈的用户,这时候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,所以我们要考虑,扩展产品功能了,去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,多点出击。打个比方,美团开始进军酒店、出行领域的时候,就是满足已有用户的更多需求。

同时,我们要开始思考满足更多的用户角色。

也就是说,产品的2.0版也要逐渐提上日程。这里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,什么叫2.0?这是一个大版本的迭代。在我看来,微版本的迭代,诸如1.0.1,1.0.2,这是优化功能,更好地满足某个需求。小版本的迭代,诸如1.1,1.2,是增加功能满足已有用户的更多需求,而2.0,3.0这种大版本的迭代,就是要在用户生态中去满足更多用户角色了。量变引起质变,随着用户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,到一定程度,就可以将需求不同的用户看做是两种用户角色了。

你可以回忆一下理解用户那一讲里提到的用户生态图,你的产品需要与图中更多的角色发生关系、甚至创造出一些新的角色了(参考第10讲中培养皿的概念)。而每一个版本,都会要经历自己的生命周期,只不过起点不一样罢了。

举个例子,微信一开始只是一个加强版的短信,所有人都是平等的。出现了“群”的微信,就是一个大版本的迭代,因为有了新角色——群主,他和普通群成员是完全不同的用户角色,有着完全不同的需求。这里我需要提一句,角色和自然人不同,一个自然人是可以有多种角色的。之后,出现了摇一摇和附近的人,这又是一个大版本。因为出现了陌生人(原来都是熟人)。出现了公众号,又是一个大版本,因为有了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,等等。当然,这是以我的原则来划分的,与微信版本号的实际命名未必完全符合。

其实,我们的产品,一步步地演化为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系统,演化为多个产品组成的产品矩阵,就是通过更好地满足需求,满足更多需求,满足更多用户这样层层推进的。

关于平台期,我想提的最后一点是,这时候,必须要考虑商业化的事情了,如何把已经积累的大量用户、用户的大量和产品互动的场景转化为现金收入。

所谓“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”。

衰退期

1.0版的产品终归要退出历史舞台,各种数据表现都开始下降。

进入衰退期以后,产品仅需要维护,而运营能做的事情就是想方设法榨取产品的剩余价值。对比产品和运营都很重要的平台期,衰退期又需要运营人员来唱主角了。

可以榨取的剩余价值,我能想到如下几种:

1.收入
在敬畏用户、不伤口碑的前提下,从用户身上赚到最后一点钱。所以,你这个时候并不能不管不顾的玩命发广告,毕竟用户很有可能也是你的产品2.0的用户。

2.用户
把用户平稳无知觉地导入2.0,或者其他产品中,就像滴滴打车改名滴滴出行的那一刻。

所以,结合前面平台期介绍的版本升级的概念,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衰退,老产品不一定是没了,也可能是盘子更大了,原来的那块重要性降低了,变成一个可以降低投入、维持现状的模块了。如果你能够一直成功,就可以让整条生命周期曲线一浪一浪往上走,把前序版本的衰退化于无形。

3.团队
让团队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,提升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,比如阿里著名的失败产品“来往”衰退了,但其核心团队中的很多人都去了钉钉。

也许你还能想到一些可以榨取的价值,欢迎留言和我交流。

到这里,我们就介绍完了以上四个阶段,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,短则几天,长则几年。下面我来说一些案例带你加深印象。

产品生命周期的例证

其实产品生命周期可以用很多例子来说明。

就比如一个相对短期的爆款产品——“足记”,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它。这是一款原创图片视频社交分享应用。2015年,足记以电影大片既视感的图片刷爆朋友圈,横扫各大摄影类App排行榜首,百家媒体争相报道。

你可以在百度指数中查到,它在2015年3月到5月间,短短两个月内迅速爆红,又迅速销声匿迹,成为业内人士纷纷讨论的案例。这种快生快死的产品,往往因为生命周期太短,团队还来不及留住用户、探索变现途径,所以经常留不下什么。

我一直认为,这种产品其实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,它更应该是一个完整产品里的引流模块。

因为它们通常也没有对用户价值的验证期,而是各种机缘巧合找到了一个由新鲜感、好奇心驱动的点,突然就进入了爆发期。一阵风过去,用户也就随之飘散,产品也就跳过平台期,直接进入了衰退期。

相对长期的例子,我选的是校内网,也就是后来为了摆脱校园局限性,而改名的人人网。

同样的,你可以通过这一讲说的内容,自己来分析一下校内网的几个阶段,以及对应时间点的关键动作。(缺乏更早期的数据,但也能隐隐看到爆发期的上升曲线,而平台期和衰退期都非常明显)

就在我准备这门课的过程中,10月23日,App Store上线了全新的“人人”App1.0.1版本。重打青春牌,也有人问我怎么看待这个产品,我先说结论吧,不看好。

再说我的解释:

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,期望一个已经衰退的产品重新焕发活力,就好比期望一个老人重新焕发青春,可能性不大。

人人重新上线,还叫人人,提出“自己很老牌、这里有回忆、重打青春牌”,这么做,是希望当年的用户回去,还是希望新用户上来呢?老用户已经结婚生子,过了社交需求旺盛期,难道回去找前男友、前女友么?

而新用户,对人人并没有感知,你又何必给人感觉“重新上线”?这样反而让00后觉得不酷了,我为什么要和80后叔叔阿姨用同一个产品呢?

所以,生命周期已经走到衰退期的产品,就让它过去吧,我们不是提到,还有剩余价值可以榨取嘛。就像古代的帝王,也会追求长生不老而不得,但他们其实已经通过生孩子的方式,在群体上实现了长生不老。所以,公司也可以通过产品矩阵,不断推陈出新的方式实现基业长青,把基因和价值传递给后代。

所以,我觉得王者归来应该用一种更新鲜的姿态,而不是一个隔壁“老王”,这个新产品不应该是一个唤起回忆的“人人”。

长时间尺度:多周期叠加

顺着校内网的例子,接下来,我们聊聊更长时间尺度下的问题。比如5到10年过去,用户已经不是原来的那种“社会角色”了该怎么办(这也是一种广义上的,用户生态里出现的新角色)?

举个例子,一个女性社区,随着用户从小姑娘变成年轻妈妈,几年间最活跃的版面也按照用户的自然成长规律,依次从服饰、装修、婚嫁、孕育,到亲子和教育。我们如何应对这种用户的成长?这时候,产品将面临这样一个选择:是跟着原有用户走,还是服务一批新用户?

比如上面说到的校内网,随着最早的一批学生用户毕业,当年他们一定思考过,这款产品是应该转而服务职场人士,还是服务新一批的学生?

经过多年的思考,我认为事实上,产品往哪里走,并不是由产品经理决定,而是由产品团队和用户共同决定的。产品与用户在几年时间内已经形成共生的关系,产品影响着用户,用户也影响着产品。

试图决定产品走向的产品经理,实在有些自不量力。如果你不相信,我们可以用豆瓣的成长故事来进一步说明产品发展的自主性。

我们都知道,豆瓣最早的产品是“读书”。对于一本书,如果想讨论内容,可以发书评,但是想讨论作者的八卦,怎么办?于是,豆瓣做了“小组”,把它当作“读书”的“垃圾桶”,有些奇怪的话题都可以去小组讨论。

没想到,小组火了。这时,作为一个读书网站的豆瓣,最大的小组居然是“爱看电影”,你看,“爱看电影”背后的人其实已经可以算一种新的用户角色了。豆瓣顺水推舟,又做了“豆瓣电影”,而另一些小组催生出“豆瓣同城”。

豆瓣的演变告诉我们,产品和用户是一起成长的,产品会随着用户的成长,用一个又一个的版本迭代来应对,经历无数次“验证、爆发、平台、衰退”曲线的叠加,最终,只有把用户当作产品的一部分,共创一个大的生态系统,才是正道。

另外,我还在文章后面附了一个iPhone十二年来的成长简史作为扩展阅读,希望你能通过它加深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体会。

小结

这一讲我们讲了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,产品和运营,在不同阶段要做的事情都各不相同。

简单地说,验证期做留存,爆发期做拉新,平台期做激活,衰退期做变现。随着版本的迭代,成功的产品呈现波浪式上升的曲线,可以把早期版本的衰退化于无形。

而更长期来看,产品和用户生态是协同演化的,各种要素一起,决定了整个生态的走向,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,顺势而为。

思考题

对产品的理解,我们加上了时间的维度,希望你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一下你现在正在负责的产品。

  • 它处于什么阶段?
  • 所以应该做哪些对应的动作?
  • 它从诞生到现在,用户又有哪些重要的变化?

你可以在留言区写出自己的答案,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,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。

补充阅读

到2019年,iPhone这个产品正好诞生了12年,在传统说法中它刚好走过了一轮。这一轮中,它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定义了手机,把我们真正带入了移动互联时代。

一代:iPhone

第一代的iPhone除了系统应用外并没有安装App的概念,也不支持多任务。但你要知道,那可是2007年。

iPhone的大屏幕、不可换电池、只有一个按键,以及用多手指操作的“未来感”,领先了时代至少5年。今天的我,已经无法描述第一次见到两个指头缩放、旋转图片的震撼,而电容屏、多点触控是背后的技术支撑。虽说当时Nokia还嘴硬,但很快,市面上所有手机都长成了一个样子。

第一代iPhone属于验证期的产品,用真实市场验证了很多突破性的创新。

二代:iPhone 3G

第二代iPhone的硬件改动不大,但App Store的出现实在是件大事,它通过引入大量开发者来共建生态,并且统一管理,小心翼翼地平衡着“开放与封闭”。

它开始支持3G网络,各种联网App变得更加实用。

我用的第一款iPhone就是二代,安装App的便捷性,比原来的智能手机好太多了,它让手机变成了一个没事儿就可以玩的玩具,而不再只是一个工具。

三代:iPhone 3GS

到了第三代iPhone,硬件性能大增,比如摄像头像素从200万增到320万,容量开始有32G。

这一代的大事是应用内支付机制(IAP),使整体商业想象力大增,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愿意参与进来。与用户共生,构建生态系统的框架,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逐步成型。

四代:iPhone 4

iPhone实在是个经典转变,样子终于变了,但变的却不只是样子。

首先,是它的Retina屏幕,用过的人都说回不去了。其次是造型,今天看依然经典。然后是内核,它终于用上了Apple自己的A4芯片。不仅是硬件方面,它在软件方面也有变化,值得一说的是iPhone 4时代,它正式把操作系统命名为iOS,开始支持后台多任务,出现文件夹的概念,并且推出了Face Time(与之匹配的硬件是第一次出现的前置摄像头)。

PS:这是乔布斯最后一次亲自发布给世人的产品。

这一代iPhone,用户开始暴增,从长时间尺度看,从验证期进入了爆发期。

五代:iPhone 4S

Siri出生,不知你是否还能记起当初万般调戏它的场景。

iCloud面世,让果粉们的多台设备成为一个整体,一直不太好用的iTunes也开始渐渐淡出。摄像头用上了800万像素,加上优秀的软件算法,让不少人直接放弃了卡片机。

六代:iPhone 5

iPhone的屏幕尺寸坚持了5年,才变大一点点——长了,但居然更轻,这是当时我拿到手的第一感觉。8pin的小接口,让很多酒店的床头音响无比尴尬,Nano-Sim卡也又一次引领潮流。

这一代,也让果粉们意识到,也许数字后加一个S,才是真正的好东西。

七代:iPhone 5S和5C

第七代的iPhone指纹识别很惊艳,第一次同时满足了安全和便捷两大需求。从这一代起,iOS的设计也从拟物演变到扁平化,这引起了圈内巨大的争论,但同时也是用户与市场成熟的象征——不再需要拟物的提示,改为需要简洁高效。

产品线开始细分是这一代较大的改变,终于推出了被念叨好几年的关键词——土豪金,以及低价版的5C。

八代:iPhone 6及iPhone 6 Plus

到了第八代,iPhone的体型终于长大了,还有个更大的Plus。软件方面,Apple Pay是一大亮点,Watch的应用也值得一说,苹果试图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生态。iOS 8更加开放,各种应用都可以用指纹解锁了,输入法也可以自由选择。所以,越狱这个词,渐渐地开始不为一些iPhone新用户所知。

这一代iPhone,开始更多地和苹果的其他产品互动,增加单用户价值,也显露出平台期的特性。

九代:iPhone 6S及iPhone 6S Plus

第九代的iPhone又是一款“S”,各种小修小补,似乎在憋着更大的招。同期,还推出了一款廉价版的5SE。

十代:iPhone 7及iPhone 7 Plus

这连续两代都没有特别亮眼的改变,感觉还是在小修小补。值得一说的是,iPhone 7P的双摄像头。再挑出一个,也许只有闪瞎人眼的“高级黑”(第十代iPhone推出的新配色,有着钢琴般的黑色光泽,用了非常先进的材料工艺)了?

十一代:iPhoneX

在iPhone X这一代,它的命名有了突破,官方解释X是罗马字母,代表第10代的意思,但同期也推出了iPhone8。

反正编号已经乱了,咱也不纠结了,反正我这里一年算一代吧。苹果第一次带来了全面屏的体验,虽然还带着刘海。另外值得提一句的是FaceID刷脸解锁和还不怎么成熟的无线充电。

十二代:iPhoneXS

除了期盼已久的双卡双待,其他乏善可陈。

十三代:iPhone11

备受争议的三摄出现了,拍照有了重大升级,但横向比较华为,似乎也只是缩小了差距。

到了最后几年,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华为的崛起,我身边已经有不少iPhone老用户转华为了,一代神机的平台期到底还是持续几年?是重新拉起下一次爆发期、还是逐渐进入衰退期,只能靠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