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七牛云许式伟。
前面我们多次提到过,架构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。那么,为什么要做需求分析?如何做好需求分析?
今天让我们一起聊一聊需求分析这个话题。
为何要做需求分析?
首先,当然是因为我们做软件本身就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。那么,用户需求到底为何,我们需要清楚定义。
其次,需求边界定义的需要。用户需求理清楚了,不代表产品理清楚了。用户需求的满足一定会有行业分工,我们做什么,合作伙伴做什么,需要厘清大家的边界。
最后,架构设计的需要。架构需要切分子系统,需要我们梳理并对用户需求进行归纳与抽象。架构还需要防止过度设计,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。
但什么是过度设计?不会发生的事情你考虑了并且为它做足了准备,就是过度设计。所以判断是不是过度设计是很困难的,需要对需求未来演化有很强的判断力。
从这几个维度来看,需求分析过程必然会涉及以下这些内容。
当然,我并不是说,我们应该在需求分析的文档中完整地回答这些问题。需求分析文档目的并不是回答这些问题。但是在我们梳理需求的过程中,我们无法回避对这些问题的思考。
可能有人会认为,这些问题是 CEO 或产品经理这样的角色需要回答的,而不是架构师需要回答的。
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句话没错。回答这些问题的首要责任方是 CEO 或产品经理。他们有责任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理解我们的产品逻辑。
但是,如果架构师只是被动地接受产品需求,以按图索骥的方式来做架构设计,是不足以成为顶级架构师的。原因在于两点。
**一方面,用户需求的深层理解是很难传递的。**你看到的产品文档,是产品经理和用户沟通交流后的二次理解,是需求的提炼和二次加工,很难原汁原味地传递用户的述求。
所以架构师自己亲身近距离地接触用户,和用户沟通,去体会用户的述求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况且,大部分人并不会那么仔仔细细地阅读别人写的文档。当然这不完全是看文档的人单方面的原因,如果团队文档平均质量不高的话,也会影响到阅读者的心态。
**另一方面,产品设计过程需要架构师的深度参与,而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。**产品经理非常需要来自架构师的建设性意见。
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看法呢?这涉及我对产品的理解。产品本身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来满足用户需求过程的产物。
用户需求的变化是缓慢的,真正改变的是需求的满足方式。而需求满足方式的变化,深层次来说,其背后往往由技术迭代所驱动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**产品是桥,它一端连接了用户需求,一端连接了先进的技术。**产品经理是需要有技术高度的,他不一定要深刻了解技术的原理,但是一定要深刻理解新技术的边界。
某项技术能够做什么,不能做到什么,顶级产品经理甚至比实现这项技术的开发人员还要清楚。
认为产品经理不需要理解技术,这可能是我们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,但很可能并不符合这个岗位的内在诉求。
回到架构师这个角色。
我经常说一个观点,产品经理和架构师其实是一体两面。两者都需要关心用户需求与产品定义。
只不过产品经理更多从用户需求出发,而架构师更多从技术实现出发,两者是在产品这座桥的两端相向而行,最终必然殊途同归。
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架构师需要深度参与产品设计的原因。产品经理很可能会缺乏他应该有的技术广度,这就需要架构师去补位。产品定义过程需要反复推敲琢磨,并最终成型。
需求分析并不是纯技术的东西,和编程这件事情无关。它关乎的是用户需求的梳理、产品的清晰定义、可能的演变方向。
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。准确的需求分析是做出良好架构设计的基础。
前面我也说过,我个人认为架构师在整个架构设计的过程中,至少应该花费三分之一的精力在需求分析上。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非常优秀的架构师换到一个新领域后,一上来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设计出良好的架构,而是往往需要经过几次迭代才趋于稳定。
原因就在于:领域的需求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,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。
那么怎么才能做好需求分析?
**首先,心态第一,心里得装着用户。**除了需要 “在心里对需求反复推敲” 的严谨态度外,对用户反馈的尊重之心也至关重要。
**其次,对问题刨根究底,找到根源需求。**有很多用户反馈需求的时候,往往已经带着他自己给出的解决方案。
这种需求反馈已经属于二次加工的需求,而非原始需求。这个时候我们要多问多推敲,把它还原到不带任何技术实现假设的根源需求。
如上图所示,根源需求可能会有非常非常多的技术方案可以满足它。我们上面示意图中的小圆点是一个个用户反馈的需求。在用户提这些需求的时候,往往可能会带着他熟悉的技术方案的烙印。
对于那些我们明显不关心的需求,如上图的小红点,相对容易排除在外。毕竟产品的边界意识大家还是会有的,产品不可能无限制膨胀下去。
但是对于上面的小绿点,决策上就比较难了。不做?可能会丢了这个客户。做?如果我们手放宽一点,最后产品需求就会被放大(如上图中蓝色的圆圈),做出一个四不像的产品。
**最后,在理清楚需求后,要对需求进行归纳整理。**一方面,将需求分别归类到不同的子类别中。另一方面,形成需求的变化点和稳定点的基本判断。
前面我们也强调过:在需求分析时,要区分需求的变化点和稳定点。稳定点往往是系统的核心能力,而变化点则需要对应地去考虑扩展性上的设计。
要注意的是,在讨论需求的变化点和稳定点的时候,我们需要有明确参考的坐标系。在不同视角下,稳定点和变化点的判断是完全不同的。
所以需要明确的一点是,当我们说需求的变化点和稳定点时,这是站在我们要设计的产品角度来说的。
比如我们要设计一台计算机,那么多样化的外部设备是一个变化点。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是在设计一台显示器,问题域就完全变了,需求的变化点和稳定点也就完全发生了变化。
本质上来说,对变化点的梳理,是一次产品边界的确立过程。所谓的开放性设计,就是说我把这个功能交给了合作伙伴,但是我得考虑怎么和合作伙伴配合的问题。
开放性设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用户需求问题,它通常涉及技术方案的探讨。因此,产品边界的确立不是一个纯需求,也不是一个纯技术,而是两者合而为一的过程。
对变化点的梳理至关重要。产品功能必须是收敛的,必须是可完成的。
如果某个子类别的需求呈现出发散而无法收敛的趋势,这个事情,团队一定要坐下来一起去反复推敲。不断拷问,不断明确响应需求的正确姿势到底为何。
需求分析的目标和最终结果,都是要最终形成清晰的产品定义。产品定义并不是简单的产品需求的归类。
上面我也说过,产品是桥,它一端连接了用户需求,一端连接了先进的技术。所以产品定义不可能做到和技术方案完全没关系。
**首先,需要明确产品中有哪些元素,或者叫资源,以及这些资源的各类操作方式。**如果我们从技术的视角来理解,这就是定义对象和方法。当然这仅仅是这么理解,实际上一个我们技术上的对象方法,从产品需求角度会有多条路径的操作方式来达到相同的目的。
**其次,需要对产品如何满足用户需求进行确认。**用户的使用场景未必全部是我们的产品所能直接满足的,面向特定的行业,有可能需要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,把我们的产品整合进去。
我们要避免把行业方案视作产品的一部分。更多的情况下,需要我们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情,优先寻找合作伙伴来一起完成这类行业的需求覆盖。
最后,产品定义还需要考虑市场策略,我们的产品如何进入市场,和既有市场格局中的其他主流解决方案的关系是什么样的。
我们希望获取的用户,可能大部分都已经有一个既有的产品和技术方案,在满足他的需求。在考虑如何让客户从既有方案迁移到我们的产品后,我们确定产品的边界时又会复杂很多。
在一些极其关键的市场,我们有可能会把迁移需求视作产品需求的一部分。但更多的情况下,我们产品上只为这些市场上的主流方案提供迁移路径,而不是完整的迁移方案。
很抱歉我说得很抽象,但是总结需求分析的方法论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。
为什么我们谈架构会从 “基础平台” 讲起?为什么从硬件架构,到编程语言,再到操作系统,我们似乎绕了一大圈,还没有谈到架构?
有两个原因。
最直接的原因是 “基础平台” 是我们所依赖的环境,是我们应用的业务架构的一部分。越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,我们就越能够运用自如。
**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架构的探讨容易过度抽象。**所以我并没有先长篇大论谈架构方法论,谈需求应该怎么怎么去分析,而是围绕着基础平台的演进过程来谈需求分析。
信息世界的构建过程,本身就是一个最宏大的架构实践。我们通过对信息世界的骨架构成的参悟,自然能够感悟到架构思维的要点。
学内功需要悟心,学架构也需要悟心。怎么准确研判需求,对需求演进进行预测,这并不是靠技术技能,而是靠谦和求取的心态。
所以我们第一章 “基础平台” 篇整体来说,内容介绍以产品的需求分析为主、核心技术原理为辅。我们尝试把整个基础平台融为一个整体,宏观上不留任何疑惑。
实际上这一章的内容很难做到只看一遍就可以,可能要时时看,反复看。还需要查阅一些资料,也可以与人一起探讨。当然,我们也欢迎留言一起交流。
这一章我们介绍的内容,大部分内容都有一些对应的经典书籍,在后面 “基础平台篇: 回顾与总结” 一讲中,我也会给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图书。
但我们并不是要重复这些书籍中的内容。我们的关注点在于:一是构建信息世界的宏观骨架,二是需求演进。
经典书籍虽然好,但是它们写作时候的历史背景和今天有很大不同。从架构视角来说,结合我们今天的现实情况来看,一方面我们可以总结今天区别于当初的所有变化,另一方面主动去思考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。以这样的视角去读经典书籍,会别有一番滋味。
在我们介绍完第一章 “基础平台” 篇的所有内容后,今天我们终于正式开始谈架构思维。我们探讨的是架构的第一步:需求分析。
需求分析并不是纯技术的东西,和编程这件事情无关。它关乎的是用户需求的梳理、产品的清晰定义、可能的演变方向。
怎么提升需求分析能力,尤其是预判能力?
首先,心态第一,心里得装着用户。除了需要 “在心里对需求反复推敲” 的严谨态度外,对用户反馈的尊重之心也至关重要。
其次,对问题刨根究底,找到根源需求。
最后,对需求进行归纳整理。一方面,将需求分别归类到不同的子类别中。另一方面,形成需求的变化点和稳定点的基本判断。
需求分析的目标和最终结果,都是要最终形成清晰的产品定义。产品定义将明确产品的元素,明确产品的边界,与产业上下游、合作伙伴的分工。
为什么我们的架构课从日常最平常之处,我们日日接触的基础平台讲起?
你真了解它们吗?你真感悟到它们的不凡之处了吗?
学习架构,关键在于匠心与悟心。
用思考的方式去记忆,而不是用记忆的方式去思考。
如果你对今天的内容有什么思考与解读,欢迎给我留言,我们一起讨论。下一讲将是 “架构: 需求分析(下)· 实战案例”。
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,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。感谢你的收听,我们下期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