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吴磊。
在日常的开发工作中,我发现有两种现象很普遍。
第一种是缓存的滥用。无论是RDD,还是DataFrame,凡是能产生数据集的地方,开发同学一律用cache进行缓存,结果就是应用的执行性能奇差无比。开发同学也很委屈:“Spark不是内存计算的吗?为什么把数据缓存到内存里去,性能反而更差了?”
第二种现象是关于Shuffle的。我们都知道,Shuffle是Spark中的性能杀手,在开发应用时要尽可能地避免Shuffle操作。不过据我观察,很多初学者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重构代码来避免Shuffle,这些同学的想法往往是:“能把业务功能实现就不错了,费了半天劲去重写代码就算真的消除了Shuffle,能有多大的性能收益啊。”
以上这两种现象可能大多数人并不在意,但往往这些细节才决定了应用执行性能的优劣。在我看来,造成这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,开发者对Spark内存计算的理解还不够透彻。所以今天,我们就来说说Spark的内存计算都有哪些含义?
一提起Spark的“内存计算”的含义,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:Spark允许开发者将分布式数据集缓存到计算节点的内存中,从而对其进行高效的数据访问。没错,这就是内存计算的第一层含义:众所周知的分布式数据缓存。
RDD cache确实是Spark分布式计算引擎的一大亮点,也是对业务应用进行性能调优的诸多利器之一,很多技术博客甚至是Spark官网,都在不厌其烦地强调RDD cache对于应用执行性能的重要性。
正因为考虑到这些因素,很多开发者才会在代码中不假思索地滥用cache机制,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第一个现象。但是,这些同学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:只有需要频繁访问的数据集才有必要cache,对于一次性访问的数据集,cache不但不能提升执行效率,反而会产生额外的性能开销,让结果适得其反。
之所以会忽略这么重要的细节,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,开发者对内存计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缓存这个层面。因此,当业务应用的执行性能出现问题时,只好死马当活马医,拼命地抓住cache这根救命稻草,结果反而越陷越深。
接下来,我们就重点说说内存计算的第二层含义:Stage内部的流水线式计算模式。
在Spark中,内存计算有两层含义:第一层含义就是众所周知的分布式数据缓存,第二层含义是Stage内的流水线式计算模式。关于RDD缓存的工作原理,我会在后续的课程中为你详细介绍,今天咱们重点关注内存计算的第二层含义就可以了。
很显然,要弄清楚内存计算的第二层含义,咱们得从DAG的Stages划分说起。在这之前,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DAG。
DAG全称Direct Acyclic Graph,中文叫有向无环图。顾名思义,DAG 是一种“图”。我们知道,任何一种图都包含两种基本元素:顶点(Vertex)和边(Edge),顶点通常用于表示实体,而边则代表实体间的关系。在Spark的DAG中,顶点是一个个RDD,边则是RDD之间通过dependencies属性构成的父子关系。
从理论切入去讲解DAG,未免枯燥乏味,所以我打算借助上一讲土豆工坊的例子,来帮助你直观地认识DAG。上一讲,土豆工坊成功地实现了同时生产 3 种不同尺寸的桶装“原味”薯片。但是,在将“原味”薯片推向市场一段时间以后,工坊老板发现季度销量直线下滑,不由得火往上撞、心急如焚。此时,工坊的工头儿向他建议:“老板,咱们何不把流水线稍加改造,推出不同风味的薯片,去迎合市场大众的多样化选择?”然后,工头儿把改装后的效果图交给老板,老板看后甚是满意。
不过,改造流水线可是个大工程,为了让改装工人能够高效协作,工头儿得把上面的改造设想抽象成一张施工流程图。有了这张蓝图,工头儿才能给负责改装的工人们分工,大伙儿才能拧成一股绳、劲儿往一处使。在上一讲中,我们把食材形态类比成RDD,把相邻食材形态的关系看作是RDD间的依赖,那么显然,流水线的施工流程图就是DAG。
因为DAG中的每一个顶点都由RDD构成,对应到上图中就是带泥的土豆potatosRDD,清洗过的土豆cleanedPotatosRDD,以及调料粉flavoursRDD等等。DAG的边则标记了不同RDD之间的依赖与转换关系。很明显,上图中DAG的每一条边都有指向性,而且整张图不存在环结构。
那DAG是怎么生成的呢?
我们都知道,在Spark的开发模型下,应用开发实际上就是灵活运用算子实现业务逻辑的过程。开发者在分布式数据集如RDD、 DataFrame或Dataset之上调用算子、封装计算逻辑,这个过程会衍生新的子RDD。与此同时,子RDD会把dependencies属性赋值到父RDD,把compute属性赋值到算子封装的计算逻辑。以此类推,在子RDD之上,开发者还会继续调用其他算子,衍生出新的RDD,如此往复便有了DAG。
因此,从开发者的视角出发,DAG的构建是通过在分布式数据集上不停地调用算子来完成的。
现在,我们知道了什么是DAG,以及DAG是如何构建的。不过,DAG毕竟只是一张流程图,Spark需要把这张流程图转化成分布式任务,才能充分利用分布式集群并行计算的优势。这就好比土豆工坊的施工流程图毕竟还只是蓝图,是工头儿给老板画的一张“饼”,工头儿得想方设法把它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土豆加工流水线,让流水线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不同风味的薯片,才能解决老板的燃眉之急。
简单地说,从开发者构建DAG,到DAG转化的分布式任务在分布式环境中执行,其间会经历如下4个阶段:
刚才我们说了,内存计算的第二层含义在stages内部,因此这一讲我们只要搞清楚DAG是怎么划分Stages就够了。至于后面的3个阶段更偏向调度系统的范畴,所以我会在下一讲给你讲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。
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从DAG到Stages的转化过程,那应该是:以Actions算子为起点,从后向前回溯DAG,以Shuffle操作为边界去划分Stages。
接下来,我们还是以土豆工坊为例来详细说说这个过程。既然DAG是以Shuffle为边界去划分Stages,我们不妨先从上帝视角出发,看看在土豆工坊设计流程图的DAG中,都有哪些地方需要执行数据分发的操作。当然,在土豆工坊,数据就是各种形态的土豆和土豆片儿。
仔细观察上面的设计流程图,我们不难发现,有两个地方需要分发数据。第一个地方是薯片经过烘焙烤熟之后,把即食薯片按尺寸大小分发到下游的流水线上,这些流水线会专门处理固定型号的薯片,也就是图中从bakedChipsRDD到flavouredBakedChipsRDD的那条线。同理,不同的调料粉也需要按照风味的不同分发到下游的流水线上,用于和固定型号的即食薯片混合,也就是图中从flavoursRDD到flavouredBakedChipsRDD那条分支。
同时,我们也能发现,土豆工坊的DAG应该划分3个Stages出来,如图中所示。其中,Stage 0包含四个RDD,从带泥土豆potatosRDD到即食薯片bakedChipsRDD。Stage 1比较简单,它只有一个RDD,就是封装调味粉的flavoursRDD。Stage 2包含两个RDD,一个是加了不同风味的即食薯片flavouredBakedChipsRDD,另一个表示组装成桶已经准备售卖的桶装薯片bucketChipsRDD。
你可能会问:“费了半天劲,把DAG变成Stages有啥用呢?”还真有用!内存计算的第二层含义,就隐匿于从DAG划分出的一个又一个Stages之中。不过,要弄清楚Stage内的流水线式计算模式,我们还是得从Hadoop MapReduce的计算模型说起。
基于内存的计算模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,而是根据前人的教训和后人的反思精心设计出来的。这个前人就是Hadoop MapReduce,后人自然就是Spark。
MapReduce提供两类计算抽象,分别是Map和Reduce:Map抽象允许开发者通过实现map 接口来定义数据处理逻辑;Reduce抽象则用于封装数据聚合逻辑。MapReduce计算模型最大的问题在于,所有操作之间的数据交换都以磁盘为媒介。例如,两个Map操作之间的计算,以及Map与Reduce操作之间的计算都是利用本地磁盘来交换数据的。不难想象,这种频繁的磁盘I/O必定会拖累用户应用端到端的执行性能。
那么,这和Stage内的流水线式计算模式有啥关系呢?我们再回到土豆工坊的例子中,把目光集中在即食薯片分发之前,也就是刚刚划分出来的Stage 0。这一阶段包含3个处理操作,即清洗、切片和烘焙。按常理来说,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非常高效,带泥土豆被清洗过后,会沿着流水线被传送到切片机,切完的生薯片会继续沿着流水线再传送到烘焙烤箱,整个过程一气呵成。如果把流水线看作是计算节点内存的话,那么清洗、切片和烘焙这3个操作都是在内存中完成计算的。
你可能会说:“内存计算也不过如此,跟MapReduce相比,不就是把数据和计算都挪到内存里去了吗?”事情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在土豆工坊的例子里,Stage 0中的每个加工环节都会生产出中间食材,如清洗过的土豆、土豆片、即食薯片。我们刚刚把流水线比作内存,这意味着每一个算子计算得到的中间结果都会在内存中缓存一份,以备下一个算子运算,这个过程与开发者在应用代码中滥用RDD cache简直如出一辙。如果你曾经也是逢RDD便cache,应该不难想象,采用这种计算模式,Spark的执行性能不见得比MapReduce强多少,尤其是在Stages中的算子数量较多的时候。
既然不是简单地把数据和计算挪到内存,那Stage内的流水线式计算模式到底长啥样呢?在Spark中,流水线计算模式指的是:在同一Stage内部,所有算子融合为一个函数,Stage的输出结果由这个函数一次性作用在输入数据集而产生。这也正是内存计算的第二层含义。下面,我们用一张图来直观地解释这一计算模式。
如图所示,在上面的计算流程中,如果你把流水线看作是内存,每一步操作过后都会生成临时数据,如图中的clean和slice,这些临时数据都会缓存在内存里。但在下面的内存计算中,所有操作步骤如clean、slice、bake,都会被捏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函数。这个函数一次性地作用在“带泥土豆”上,直接生成“即食薯片”,在内存中不产生任何中间数据形态。
因此你看,所谓内存计算,不仅仅是指数据可以缓存在内存中,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了,通过计算的融合来大幅提升数据在内存中的转换效率,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应用的执行性能。
这个时候,我们就可以回答开头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了:费劲去重写代码、消除Shuffle,能有多大的性能收益?
由于计算的融合只发生在Stages内部,而Shuffle是切割Stages的边界,因此一旦发生Shuffle,内存计算的代码融合就会中断。但是,当我们对内存计算有了多方位理解以后,就不会一股脑地只想到用cache去提升应用的执行性能,而是会更主动地想办法尽量避免Shuffle,让应用代码中尽可能多的部分融合为一个函数,从而提升计算效率。
这一讲,我们以两个常见的现象为例,探讨了Spark内存计算的含义。
在Spark中,内存计算有两层含义:第一层含义就是众所周知的分布式数据缓存,第二层含义是Stage内的流水线式计算模式。
对于第二层含义,我们需要先搞清楚DAG和Stages划分,从开发者的视角出发,DAG的构建是通过在分布式数据集上不停地调用算子来完成的,DAG以Actions算子为起点,从后向前回溯,以Shuffle操作为边界,划分出不同的Stages。
最后,我们归纳出内存计算更完整的第二层含义:同一Stage内所有算子融合为一个函数,Stage的输出结果由这个函数一次性作用在输入数据集而产生。
今天的内容重在理解,我希望你能结合下面两道思考题来巩固一下。
我们今天说了,DAG以Shuffle为边界划分Stages,那你知道Spark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操作是否会引入Shuffle的呢?
在Spark中,同一Stage内的所有算子会融合为一个函数。你知道这一步是怎么做到的吗?
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的思考和答案,如果对内存计算还有很多困惑,也欢迎你写在留言区,我们下一讲见!